7月5日,中国制造的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深圳盐田港。这艘绿色巨轮创下三项行业第一:“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标志着中国航运业在绿色航运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掀开盐田国际与低碳运力全面合作的新篇章。
"中远海运洋浦"轮总长366米,可装载1.6万标箱货物,在绿色低碳指标上创多项行业纪录,其核心技术创新贯穿全产业链:
♻️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后,相比传统柴油船每年可减少约12万吨CO₂排放,相当于种植670万棵树的碳汇效应;
📊助力企业提升ESG评级,提供“碳足迹追溯报告”;
💻船上搭载的智能中央控制系统(ACMS),提高船舶管理效率,为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服务,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 协同调度保障高效作业
盐田国际结合“中远海运洋浦”轮的船型特点与作业需求,精准调度泊位及设备资源。积极联动“政关企协”优化配套服务与通关效率,依托各级口岸单位协同支持,确保船舶靠泊作业高效完成。
· 全球枢纽港
盐田国际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深水良港的天然优势、先进的操作设备和高效的服务能力,全力保障船舶的稳定挂靠以及高效作业,使货物顺利付运。
目前盐田国际每周有超过百条航线通达全球,平均每天有10班船去欧美。盐田国际结合自身密集的远洋航线网络,与船公司、各级政府部门和口岸联检单位,为市场提供“密多快高”的优质海运航线服务。
· 岸电供电能力全国领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枢纽港,盐田国际一直持续深化绿色港口建设。
📊国内具备岸电供电能力最大、覆盖泊位最多的单体集装箱码头,约占全国岸电供电量的25%;
🏆世界唯一四获“全球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的码头;
📉十年间(2014-2024),实现“增量不增碳”——年吞吐量增长25%,单箱碳排放却大幅下降32%;
♻️岸电接驳艘次和供电量继去年实现倍增后,2025上半年双双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两成;
⚡“中远海运洋浦”轮靠泊盐田港期间,全程使用岸电为该轮提供船上所需能源。
· 多式联运绿色通道升级
截至目前,盐田国际已开通20个内陆港、33条海铁联运线路,15个驳船组合港、17条驳船支线,服务覆盖大湾区、西南及中部地区。对内无缝连接国铁网络及其他国内港口,对外衔接“密多快高”海运服务,助力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深港协作内联外通三地共赢
同时,依托海铁联运、驳船等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绿色高效物流通道,往来盐田港和香港葵青港的驳船运输重箱继去年上升近三成,再创新高后,今年仍保持增长。“葵青-盐田”的高效协同,将继续发挥好两港区的互补优势。此外,盐田国际加快推进“蓉深港”“渝深港”图定班列等海铁联运通道建设,通过铁路直达港区与香港驳船高效联动,合力做好“内联外通”,实现内陆地区、深圳盐田港和香港葵青港三地互惠共赢,助力海洋经济和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盐田国际将继续与各方携手合作
合力做好“内联外通”
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航运枢纽
助力深圳加快建设
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
助力国家外贸高质量发展
稳定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