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随着“金星格瑞”轮顺利靠泊盐田港区,盐田国际再迎来新航线。
海运是深圳国际物流的主渠道,引航则是与港口物流链休戚相关的重要一环。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风险难测的情况下,第一个登上进港国际班轮的中国人是引航员,当外轮离开时,最后一个送走他们的也是引航员,他们也被称为“水上国门第一人”。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盐田国际人和勇于担当的口岸单位人员共克难关,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海上供港快线”畅通。
为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供港物资运输,支持香港抗击疫情,3月21日,首趟盐田国际“东莞-盐田-香港”海铁联运快线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供港物资运输,支持香港抗击疫情,在深圳市政府和盐田区政府的统筹调度下,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海关、边检、海事等的全力支持下,“盐田-香港”中远海运天天班供港海上快线3月1日正式启动,满载着748吨重点防疫物品和民生物资的天天班驳船“方舟23”于次日抵达香港国际货柜码头。
继2月18日盐田国际收到第一批28吨供港蔬菜并成功发往香港后,2月20日,同一客户再交来2个满载约23吨新鲜蔬菜的40尺冷冻柜,在盐田港区供港物资专用泊位平稳装船,于次日凌晨准时出发开往香港,标志着“盐田国际供港物资海上快线天天班”进入常态化运行。
新年伊始,盐田国际迎来“莞盐组合港”和“盐田-江门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启动,多式联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虎年开局跑出加速度。
近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盐田港亚太-泛珠三角-欧洲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20个项目获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盐田港为深圳唯一获此殊荣的港区。
自2022年1月29日0时起,盐田港区恢复为接收ETB-7天(即船舶预计靠泊日期前7天内)的出口重箱进闸。
自2022年1月21日0时起,盐田港区仅接收ETB-4天(即船舶预计靠泊日期前四天内)的出口重箱进闸。
随着泰国龙眼、智利车厘子等新货种陆续抵港,盐田港区百果飘香。
近日,盐田国际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荣获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建设工程最高荣誉“2020-202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这批次获奖的唯一集装箱港口类工程。
12月16日,随着“中远海运喜马拉雅”轮顺利靠泊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全新升级的美西直航快线“PCC3”正式首航盐田港区。
12月13日,华南跨境电商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启动仪式在盐田国际举行。
12月8日,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举行开工活动,标志着盐田港区东作业区自动化码头建设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深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